周建江近日得到了*新消息:中國生產的電動工具被檢測出PAHs值超標,價值8000萬美元的貨物被德國海關扣留在港口,而早先上架的產品也已被取下。周是蘇州寶時得機械公司主管技術的副總裁,但他不明白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技術障礙。
“我們正在等待盤點的確認消息!敝芙ńf,如果本公司的電動工具也在滯留之列,這筆損失將難以預計。
PAHs事件
“德方突然提出PAHs的技術指標限制是不公平的,因為之前根本沒有相關法令的明文規(guī)定。”8月9日上午,中國電器工業(yè)協(xié)會電動工具分會秘書長張傳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PAHs(多環(huán)芳烴)是電動工具的配件,是一種致癌物質。今年7月初,德國某檢測公司受委托對某品牌的電動工具抽檢,發(fā)現其中高致癌物質PAHs的濃度為0.2%,由此德國決定檢查所有的電動工具。
德國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電動工具生產國和出口國,德國也是中國電動工具的第二大進口國。中國生產的電動工具占了德國市場的90%,其中大部分都為一些世界*貼牌生產,包括老牌的博世。
因此有人揣測,德國提出的新指標就是針對中國電器產品而言的。德國生產商向政府有關部門施壓,把矛頭直指中國企業(yè),有意制造技術壁壘。
“中國市場上也有很多德國品牌的電動工具,如果德國有意中傷中國企業(yè),中國市場也應對德國產品設限。但是如果他們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本國企業(yè),我相信中國的產品是不會被技術壁壘難倒的。”張傳富說,幾家知名的德國電動工具企業(yè)在中國都有獨資企業(yè),他們同樣使用中國企業(yè)提供的零部件,但是這些企業(yè)發(fā)往德國的產品并沒有受到影響。
張透露,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正在通過商會法律部與德國的相關部門進行交涉。
難關
2003年以來,中國的電器產品屢屢遭到歐美的環(huán)保指標限制。為了符合各項指標,中國的電器企業(yè)都投入了很高的成本。
“新的PAHs指標讓人感到恐慌”、“無從下手了”,一些企業(yè)的負責人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
除了電動工具外,很多電器產品中都存在PAHs物質。業(yè)內人士擔心,德國很可能將來把設限的種類繼續(xù)擴大。
而且,擔任歐洲電動工具協(xié)會正副理事長的都是德國著名企業(yè)泛音(Fein)和博世(Bosch)的掌門人,因此他們的影響力很快就能波及到整個歐盟,一旦確立標準,英、法,甚至美國都將跟進,到那時,中國的電器產品將“無路可逃”。而中國電動工具企業(yè)90%的產品都是出口的。
應對
“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這么熱情地關注產品的環(huán)保問題了!盨GS上海玩具及輕工產品實驗室銷售經理楊寧說。
8月4日和5日,他在常州和蘇州舉辦了兩場關于如何在生產中注意PAHs、GS等各項環(huán)保指標的培訓,原本每場安排了60人的規(guī)模,結果常州來了140人,蘇州來了90人。
總部位于瑞士的SGS是全球*大的檢測和認證機構,擔任獨立的第三方測評。類似的認證公司非常受歐盟的青睞,他們出具的測試報告被世界各國和地區(qū)認可,可作為通關和結匯的有效文件。近幾年,隨著出口標準的提高,許多中國企業(yè)都自愿到類似的國際認證公司認證,雖然其價格不菲。
核心技術的缺失一直鉗制著中國電器企業(yè)從大國到強國的跨越,如果再不對環(huán)保指令積極應對,中國的電器行業(yè)就很有可能面臨致命的“霜凍期”。
同時,張也表示,中國企業(yè)老是被人欺負,關鍵是沒有自營品牌,價格戰(zhàn)打得太厲害。以100毫米角向磨光機為例,1995年以前,每個可以賣28美元,而現在連8美元都賣不到了。大部分電動工具的利潤只有1元-2元人民幣。
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中國的電器產品很多是以貼牌的方式賣給進口商,利潤大部分讓國外品牌企業(yè)賺走了。比如一臺切割機,賣給美國進口商的價格是400元人民幣,隨后便可以以800美元出售;一臺攪磨機以9美元的價格賣給德國進口商,一上貨價就搖身變成30美元。
中國目前經過3C認證的電動工具整機企業(yè)有600多家,沒有經過認證的有1200多家,這些企業(yè)大部分集中在江浙,規(guī)模都很小。“如果企業(yè)能保證高附加值,中國有20家真正的*工具廠商就夠了,所謂的技術壁壘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睆垈鞲徽f。